他失去了宝贵的听力,却找到了一生挚爱!

2016-12-01来源:

磨豆机的嗡嗡声
打奶时的呲呲声
人们的说笑声
这一切都不在的时候
会怎样?

不要紧
只要还有
脸上的微笑
和咖啡的浓香
就还有美好

 

我叫张龙,1985年出生于天津,农村家庭,典型的80后,水瓶座。我听力有些问题,但这并不妨碍我追逐梦想,今天我想在这里分享一些我的故事。
其实我和很多听障朋友们一样,自小是听得见的,两岁时我发高烧,注射了青霉素,两只耳朵就听不见了。当时爸爸妈妈很难过,总是“张龙张龙”的喊着我,但发现我根本没有反应,便十分悲伤。
我是家里的独子,大家都希望能把我的耳朵医好,我父亲曾带着我四处奔波。直到现在,我还记得父母当时急得慌不择路的样子。父母甚至带我去学气功,后来当然没有效果,几经辗转,也就放弃了。
我还记得我第一次接触咖啡是在中学的时候。我同学递给我一条雀巢速溶咖啡,当时我还不知道咖啡是什么,冲都没冲就嚼着吃了,只觉得嘴里特别苦。

 

或许就是这样的一次经历令张龙对咖啡产生了深刻的印象,连他自己都没想到,日后与咖啡结下一段“情缘”。

从学校毕业之后,我选择留在北京,一开始,我跟大多数毕业生一样毫无头绪。由于上学时我学的专业是计算机,我一路做过服务生、做过网编,也曾茫然失措,找不到自己的人生定位。直到一次,我得知一位大学同学参加了咖啡师培训,觉得十分兴奋,那儿会突然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人生方向。

咖啡里我最喜欢美式,它简单纯粹,也像极了我直爽的个性。我从小就十分独立,做事不喜欢半途而废。今天我得到的一切与父母的教育分不开。我的父母从小就对我十分严格,并没有因为我听不见而放宽对我的要求,包括爷爷奶奶、家中的长辈也一直希望我能够对社会做出贡献,成为有用的人才。自投身咖啡业以来,我一直希望能有一家自己的咖啡厅,并且从来没有放弃过梦想。

我的咖啡生涯是2012年从星巴克开始的。从兼职到全职,我整整在星巴克度过了3年时间。这三年的成长,比起任何短短的手语志愿者活动学的都要多。大约我知道了什么叫真正的“服务”,什么叫预知客需、连结彼此、个人担当……
一开始我其实没有想过能在星巴克长做下去,只是想兼职学习如何调制咖啡,毕竟星巴克对正常人来说,想要全职留在那里工作都是不容易的。在星巴克的面试过程中,店经理知道我是聋人,很热情的拿起笔和本与我认真沟通,在沟通过程中,只有我一个面试者写出星巴克的企业文化以及咖啡调制理论。几轮下来,店经理对我很是满意,就这样我欣喜若狂地加入了星巴克的大家庭。

我在星巴克里一待就是三年。由刚开始做事还会有点胆怯,到后来万事不惧;从兼职到咖啡大师;我真的在这大家庭里学到了许许多多东西。尤其是在制作咖啡软饮这一块,我每天都能感觉到少许的进步。我每天都会给自己一个目标,让自己每天都要进步。
每家门店其实就是一个团队,我们要为变成最出色的团队而努力,这增加了我的团队意识。在顾客方面,绝对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为顾客着想。替顾客着想也会为门店也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。
从前我做事丢三落四,没头没尾,现在做事井井有条,改变了了自己爱丢三落四的习惯。 

离开星巴克我其实有很多的不舍,但是为了追逐我自己开家咖啡店的梦想,我义无反顾。
我的家人一开始都不是很支持我想要拥有咖啡厅的梦想,我父母觉得,社会大众对聋人的了解相对较少,担心我没有办法很好和大家沟通,自己开咖啡厅也并没有成功的、可以效仿的先例。而且,资金也很成问题。
然而我自始至终都没有想过放弃。 咖啡用奶泡在表面拉花才让人充满食欲,同样,生活也需要梦想才能变得更加精彩。

2015年,他来到了《中国好商机》的舞台,梦想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咖啡店。
张龙说:“虽然我听不见,但是我感觉我跟正常人是没有区别的。”(在台上的时候他说这句话时,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。)

如今,张龙的梦想实现了。
夏末秋初,是北京最好的季节。在他的好朋友们的鼎力相助下,中西合璧的臻藏咖啡馆终于在2016的秋天开业了。由于宋庄离城里还是有段距离,目前也只是周六日才营业,但按这个节奏先一步一步来,张龙最终能实现自己的梦想。

 

现在张龙计划和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一起,设立公益项目,以帮助跟他一样的听障者就业、创业,追求梦想,更好地生活。